1月6日上午,在明德楼215,一场聚焦外语科研前沿的指导会议热烈召开。马凤才校长与傅柏权副校长出席,与外语教研部汉语借词研究项目组成员齐聚一堂,由魏承杰主任主持会议。会议室内,气氛庄重而热烈,投影仪上展示着精心准备的科研资料,桌上整齐摆放着第二版《牛津英语词典》,仿佛在静静诉说着这场会议对知识探索的执着追求。此次会议以“《牛津英语词典》中汉语借词的中国元素表征研究工作总结”为主题,旨在精准攻克当前科研难题,为后续工作谋篇布局,足见校领导对这一科研领域的高度关注与殷切期望。
聚焦科研前沿,共探学术新篇
会议伊始,魏主任回顾了2024年初马凤才校长、傅柏权副校长莅临外语教研部指导科研工作的照片,以此为始,对全年的科研工作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特色展示。在讨论环节,傅柏权副校长发表专业点评,他凭借多年对教育科研趋势的精准洞察,对外语教研部当前的工作布局与未来前景给予了充分肯定。傅校长表示,外语教研部紧扣时代脉搏,聚焦外语学科前沿热点,以汉语借词为突破口,选题独具匠心。展望未来,傅校长动员全体教师,要以此次课题研究为契机,凝聚团队力量,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。他鼓励项目组成员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,与同行切磋琢磨,吸收前沿理念;同时,建议教研部进一步优化科研激励机制,为教师创造更多成长空间,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外语科研创新浪潮,助力学校外语学科建设迈向新高度。
马凤才校长紧接着指出,该课题宛如一把钥匙,开启了跨文化语言交流的新大门。通过深入剖析汉语借词在英语权威词典中的呈现,有望重塑学界对语言传播、演变规律的认知,为语言学家们提供全新的研究范式。在应用价值上,马校长强调,这一研究成果将成为促进国际交流、文化传播的得力工具。
马校长还对后续工作提出了明确方向,鼓励教师们拓宽研究视野,不仅局限于词典文本分析,更要结合社会语言学、文化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,发表高端论文,同时邀请专家开展研讨论证,让研究扎根现实,产出更多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。
教师团队积极响应,携手奋进新征程
在整个会议过程中,外语教研部的教师们全神贯注,认真聆听校领导的每一句指导,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要点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宝贵的建议。骨干教师们更是踊跃发言,围绕课题研究中的难点,与校领导展开深入探讨。青年教师们则带着求知若渴的眼神,积极汲取经验,不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疑问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而热烈。大家纷纷表示,此次指导为科研迷雾中的自己点亮了一盏明灯,未来将以更饱满的热情、更严谨的态度投入到科研工作中,不负校领导的殷切期望,携手为外语教研部的科研事业铸就新的辉煌。
展望未来,砥砺前行
校领导的此次指导,如同一股蓬勃的力量,深深扎根于外语教研部的科研土壤,必将催生丰硕的成果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外语教研部将紧紧围绕校领导指明的方向,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推进机制,加强团队协作,打破学科壁垒,促进跨领域融合创新。一方面,持续深耕 “汉语借词” 这一优势领域,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、社会价值,为语言学理论发展与国际文化交流贡献更多智慧;另一方面,以科研反哺教学,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外语课堂,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知力、深厚的文化鉴赏力,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养,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国际化人才。
外语教研部全体教师坚信,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,定能披荆斩棘,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,为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(撰稿人:高明畅;通讯员:彭青青;审核人:魏承杰)